世界最毒的毒蛇第一名(世界前十名毒蛇)
世界最毒的毒蛇第一名
灰蓝扁尾海蛇,海蛇通常是剧毒无比的。体长为75至360厘米,体重为600至1800克。头大,头颈部区分不明显,身体呈圆柱形。背部为蓝灰色,腹面为灰*,全体具有蓝黑色环纹,头部蓝黑色,自吻部延上唇直到颞部为灰*。
舟山*蛇俗称饭铲头。为大型前沟牙毒蛇。受惊扰时,常竖立前半身,颈部平扁扩大,作攻击姿态,同时颈背露出呈双圈的“*”状斑纹。中华*蛇体色一般为黑褐或暗褐,背面有或无白色细横纹。成蛇体全长为1.5~2米。
银环蛇俗称银脚带、过基峡。金环、银环都是剧毒的。吃饱后常在路边休息,拂晓时才回窝,夜行人路过常被咬伤。银环蛇的毒性比金环蛇强。书上说它们善良,行动迟缓,很少攻击人。一般人触动它时,它会把头压在身下藏起头不动。
白眉蝮,全长约1米,重达1.5公斤.头比较大,与颈区分明显,吻短宽圆.头背的小鳞起棱,鼻孔大,位于吻部上端.体背呈棕灰色,具有3纵行大圆斑,每一圆斑的*为紫色或深棕色,外周为黑色,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.*为灰白色,散有大的深棕色斑。
世界前十名毒蛇
圆斑蝰俗称百步蛇、卢氏蝰蛇(鲁塞尔氏蝰蛇)、锁蛇,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。体粗壮,全长1m左右。头较大,三角形,前端较窄,后端较宽;鼻孔大,背位,无颊窝,头背为小鳞,起棱。
五步蛇学名尖吻腹。毒腺大、毒牙长、毒素溶血性好,人被咬后不及时处理,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死翘翘了。
10、金环蛇俗称金脚带。这是一种粗细适中的蛇,身体的横断面是极特殊的三角形。它的头很窄,并且和脖子浑然一体,它的鳞片也是光滑的。这种蛇从脖子到尾巴*装饰着黑白(或乳白)相间的宽度大体相等的条纹,是危险的毒蛇。
白唇竹叶青,身体是绿色的,不仔细辨认会与无毒的翠青蛇相混起来,但是它的尾巴焦黄,这正是与翠青蛇相区别的地方。因为它的尾巴似火燎焦,所以叫它「焦尾仔」或「火烧尾」的青竹蛇。竹叶青有扑火和聚居习性。昼夜活动,多在夜间寻食。竹叶青喜欢上树,常缠绕在溪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,会主动攻击人。
十大毒蛇排行榜前十
*王蛇俗称过山峰。性情更凶猛,反应也极其敏捷,头颈转动灵活,排毒量大,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。*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,800米的山区,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,昼行夜伏,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。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——其他蛇类,所以在*王蛇的领地,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,它们要么逃之夭夭,要么成为*王蛇的腹中之物。
虎蛇半数致死量低于0.12毫克。虎蛇分布于澳大利亚,其分泌强烈的*毒素、凝固剂、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*毒素,至伤口剧痛外,身体会感到麻痹、出汗,随即开始呼吸困难及局部肢体瘫痪。如果不立即*的话,致命率仍高达45%。
贝尔彻海蛇半数致死量0.013毫克。贝尔彻海蛇是世界上最毒的海蛇,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,按照单位容量毒液毒性来讲,其毒性是*王蛇的200倍。贝尔彻海蛇的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,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,主要含有*毒素(约占粗毒的52.3%)、*毒素(约占粗毒的32.2%)和各种酶类。它的毒性较稳定,经100°C,5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,在酸、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。
锯鳞蝰蛇半数致死量为0.03毫克。锯鳞蝰蛇是*最多的蛇类,每年都让数百人丧生。人类一旦中了它那毒性超强的毒液,特别是在偏远无人的沙漠地带,遭受它的毒吻大概就难逃一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