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苏起源有必要三个人全玩吗(伊苏起源女主图文攻略)
伊苏起源有必要三个人全玩吗
初级绘图员——中级绘图员——高级绘图员——资深绘图员——校对/复核——专业负责人——项目负责人——副主任设计师
其实看的长远一些的说法没问题,应届生选择工作时,确实不要仅仅看到当下的工资,更要看重行业发展、晋升通道。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,“选择比努力更重要”,都再提醒我们,首先要选对行业、选对职业,不然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做无用功。
所以你还敢信hr给你画的3年、9年后的大饼吗?他只负责把你忽悠进来就完成他自己的kpi,哪管你以后的死活!
设计院所谓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制度最近3~4年根本就没有执行,倒是经常被用作与离职员工扯皮的证据(设计师离职申请劳动仲裁想要回绩效工资时,大概率败诉,根源就是所谓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,里面有坑、大坑)。
初级绘图员——中级绘图员——高级绘图员——资深绘图员——校对/复核——专业负责人——项目负责人——副主任设计师——主任设计师
伊苏起源女主图文攻略
设计院作为一个宣扬“多劳多得”的行业,多不多得跟不确定,但是“多劳”确实肯定的。为了保证“多劳”,那加班是必须的。设计院加班普遍很严重,之前是996,忙起来连续通宵也是常见的,但是加班没有加班费的。你要是问为什么,只能告诉你多劳多得,都体现在年底的绩效工资里了。等你到年底拿到绩效工资傻眼了,才几千或小万,你再去问为什么,
以前设计行业向上发展时,普通设计师通过努力,还是有晋升机会的。但是现在业务少、成熟设计师多,新人怎么跟老人竞争,况且工作10年的设计师都在面临裁员,你还敢在这种走下坡路的企业做升职加薪的梦吗?
你可以直接问下忽悠你的这位hr,设计院的薪酬组成,每月的基本工资是多少?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各占多少比例?设计院hr就是喜欢拿多劳多得忽悠应届生,多劳多得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。
我之前在的单位就是这有这种加班文化。没有人按照院里公开的作息时间17:30下班,而是一群人很有默契的去食堂吃晚饭,然后回到工位上继续熬到21:00才陆续有人走了。哪怕是21:00了,第一个离开工位的也有心理压力,怕被小人记下明天跟领导打小报告。这种不管是否需要加班,而纯粹强制要求加班的做法,我真是服了。而设计师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,甚至有的设计师居然卷加班,我也是醉了。
用一句中级职称的薪酬比电厂提供的转正后的20万年薪高忽悠你,我暂且假定他说的是实话,让我们来算一算。硕士毕业三年才评中级职称,也就是说三年后你的工资才能跟在电厂的第一年相比,电厂工资一点都不涨的吗?
伊苏起源难度区别
其次,这位hr有没有跟你说转正后(本科生6个月,研究生3个月)一年确定到手几万块钱?我猜,应该没敢打包票。
又用一句高级职称的薪酬比20万多的多,这句话在几年前是真的,现在有高级职称的设计师一年也就是30左右吧(非建筑设计院)。但是你什么时候能评上高级职称呢?9年!9年以后设计院啥样子我做预测。就说最近三年,这三年有涨薪的设计院吗?工作10年左右的设计师都是降薪吧。
首先是道路、桥梁、隧道、地铁、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因为是线性工程,涉及外部单位(省市区)多,稳定设计方案的难度很大,需要经过跟多部门多轮汇报。基础设施设计项目,本来就不好仿照房建项目搞工时制进行工作量化,所以,年底每位设计师的绩效奖金很大程度上都是部门负责人(分院院长、生产所所以)根据印象、工作年限、一年做了几个项目等粗略的分配,跟多劳多得有些关系,但是关系不大。